智能制造专业群由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五个专业组成,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应山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智能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控制、智能设备维保及管理能力,面向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校企合作
专业群依托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培训教育集团,组建了由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石油济柴动力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2015年与斯凯孚(济南)轴承与精密技术产品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了“斯凯孚校企合作班”和校内“斯凯孚试验田”,开拓了国际合作办学新途径。2015年与山东开泰集团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2016年与山东开泰集团试点现代学徒制。2017年我院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和山东开泰集团获批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单位。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面向智能生产的关键能力培养,将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实训平台建设与智能生产的岗位变化、岗位能力变化、设备提质升级精准对接,融入“职业素养课程化、第二课堂、专业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等元素,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平台(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在重点岗位和关键能力归类上实现了人才培养核心能力需求的突破,保证了人才培养精准性。《对接智能生产关键能力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获得2018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OBE理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施》获二等奖。建成6门省级精品共享课,出版教材28部、开发校本教材32部。
三、师资队伍
专业群教学团队现有专业专任教师103人,兼职教师1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工学博士学位2人、工学硕士学位48人;教授6人、副高职称33人,中级职称37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2%,全国模范教师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院级教学名师3名,山东省首席技师2人,济南市首席技师2人,济南市突出贡献技师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10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技术竞赛等培养形式,使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近几年,团队成员主持省级、院级教研课题35项,累计发表教科研论文1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机械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四、实训条件
校内建有山东省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艺技能创新平台和共享实训基地。专业群校内共享实训基地是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现代制造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基地、金蓝领技师培训基地。共享实训基地拥有工业机器人实训场地、柔性制造实训场地、数控机床实训场地、五轴加工中心实训场地、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场地、3D打印实训室、逆向工程实训室等64个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基地拥有数控加工设备90余台,普通通用机械加工设备共200余台套。实习设备设施功能完善,实习及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达七千多万元,实训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创新研发平台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校外依托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天鹅棉业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开泰集团等龙头企业,建成紧密合作型“厂中校”10个,并与中国重汽集团、济柴等2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育人协议,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五、技能大赛
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显著成绩。近几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2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5项、三等奖7项,在首届齐鲁创客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第十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尤其是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学生徐雪彦获得铜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赛项中,学生丁来源获得一等奖第1名。逐步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打造技能人才高地的良好教学格局。近三年专业群的平均就业率达95.6%,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对口平均就业率达90.2%,职业资格证书平均获取率达85%,毕业生起薪工资达到3500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岗位适应能力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用人单位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毕业生“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在车间主任、班长、技术员岗位上的学生已分别占对口就业毕业生的8%、26%和48%,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省劳职、学技术、就业好”成为全省职业院校的知名品牌。